財政預算案|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延至明年3月底 加碼支持旅遊業

2023年2月22日

【財政預算案2023/電子消費券/派糖/陳茂波/減稅扣稅/差餉寛減/免稅額】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日(22日)公布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其中會延長「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下各項擔保產品的申請期限,至明年3月底。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政府多年來不斷優化「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以切合中小企業在經濟下行期間的融資需要。相關計劃至2022年年底已批出超過2,300億元貸款,惠及超過5.3萬家企業。

香港今年經濟將逐步回升,商業融資可望逐漸回復由市場調節。但在復蘇的路上,中小企業需時鞏固實力,因此政府決定將「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下各項擔保產品,包括「八成信貸擔保產品」、「九成信貸擔保產品」及「百分百擔保特惠貸款」的申請期限由今年6月底延長至明年3月底,給予中小企業更多調節空間。

為支援跨境客運及旅遊業,參考上述的「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政府會推出新計劃,向合資格客運營辦商和持牌旅行代理商提供百分百貸款擔保,預計一共會涉及約27億元的貸款擔保額,並有望於今年四月內推出,計劃詳情稍後公布。

政府亦會把原來在今年3月底完結的「旅行社鼓勵計劃」延長三個月,幫助業界盡快復原。此外,政府會向「旅行社資訊科技發展配對基金計劃」注資3,000萬元,鼓勵業界利用科技升級轉型。

資料來源:HK01
原文鏈結:Link

南商經濟研究處 – 美通脹回落料緩加息|南商人民幣分析

2023年1月17日

市場預期美聯儲進一步放緩加息,人民幣兌美元延續上行趨勢。1月6日至1月13日,人民幣兌美元在岸價按周升1.9%至6.7010;人民幣兌美元離岸價按周升1.7%,至6.7139;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按周升2.4%,至6.7292。


美匯指數創半年低

美國12月通脹壓力減緩,美聯儲官員鴿派言論強化市場放緩加息憧憬,美匯指數跌至半年新低。首先,美國去年12月CPI通脹如預期下行,市場通脹預期下降。美國去年12月CPI按年增6.5%,增速按月回落0.6個百分點,是連續第6個月放緩。剔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按年增5.7%,增速按月回落0.3個百分點。近期CPI和PCE通脹率接續下跌,加強市場對今年通脹下行信心。1月密歇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由去年12月的59.7大幅增至1月的64.6,高於市場預期的60.7,為9個月以來最高水平。第二,多位美聯儲官員發言支持下月放緩加息至0.25厘。芝加哥聯儲銀行總裁埃文斯表示,經濟數據可能支持美聯儲在下次會議上提高政策利率0.25厘。波士頓聯儲銀行總裁科林斯表示,他支持在下次會議加息0.25厘。費城聯儲銀行總裁哈克亦表示,現時接近本輪加息周期終點,支持美聯儲在往後議息會議中加息0.25厘。最新芝商所FedWatch工具數據顯示,市場普遍預期美聯儲會在2023年2月議息會議中放緩加息至0.25厘,3月再加息0.25厘後,本輪加息周期便會完結。美匯指數按周跌1.6%,至102.204,為2022年6月6日以來新低。


內地擬助房企改善負債

內地方面,去年12月整體金融數據仍受短期疫情衝擊,但隨著內地密集出台房地產支持政策,以及放寬防疫政策,提振市場信心。首先,去年12月內地金融數據偏弱,但企業中長期信貸明顯回暖。12月新增社融1.31萬億元,按年少增1.05萬億元。2月金融機構新增貸款1.4萬億元人民幣,按年多增2665億元。隨著疫情第一波衝擊逐步減退,在消費及地產融資帶動下,居民貸款有望迎來進一步修復,疊加央行在近期的信貸工作座談會中強調今年信貸投放節奏要適度靠前發力,預期2023年第一季整體信貸數據有望持續改善。另外,內地計劃推出改善房企資產負債表方案。內地金融部門正起草《改善優質房企資產負債表計劃行動方案》,合理延長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過渡期。金融部門將加快新增1500億元保交樓專項借款投放、設立2000億元保交樓貸款支持計劃。另外報道亦指,內地金融部門將推出金融支持住房租賃市場發展相關文件,並設立1000億元住房租賃貸款支持計劃,支持部份城市試點市場化批量收購存量住房,擴大租賃住房供給。

美國通脹回落已成共識,市場憧憬加息周期快將完結,美匯指數已從去年9月高位回落10.9%。內地經濟仍受短期疫情衝擊拖累,但隨著疫情防控措施持續改善及各項穩增長政策落地見效,預料疫情高峰期後經濟回穩向上跡象將會更加明顯,因而維持2023年第一季美元兌人民幣匯率將圍繞7算雙向波動預期。

資料來源:頭條日報
原文鏈結:Link

樓市專家|中原施永青:樓市氣氛改善3大原因 估計明年首季內地通關

2022年12月7日

中原地產創辦人施永青今早(12月7日)透過視像會議向旗下員工分析樓市,提出本港樓市氣氛改善的3大原因,包括美國加息可能見頂回落、內地防疫措施作出根本性的改變及內地有可能以發展經濟為重心。此外,他鼓勵員工:「過去半年唔夠quota,但在12月有quota,你上司為你求情都有理由。但唔能夠今年未開過單,舊年又唔合格,公司好難再原諒你,希望大家好好把握12月。」

施永青表示,股市和樓市下跌與美國加息有關,但加息加到此時,加息所產生的負面影響已經越來越多,加息後,經濟被拖累,做生意也不容易賺錢,有錢賺的,利潤亦有限。目前銀行存款利率達到4至5厘,施永青反問:「仲有人做生意咩,擺係銀行仲好過做生意!」他續稱,如果社會上利息咁高,仲高過做生意嘅利潤,咁無人去做生意,去收息就算。如果人人收息,經濟就難以發展。

他續稱,外國政府好驚當地公司減規模、裁員,以致整體經濟轉壞,所以美國聯儲局都開始放鷹,加息不要加得太急。12月可能不是加息四分三厘,而可能加半厘,到明年再加四分一厘。在這情況下,大家對加息恐懼開始降低,「初初話加少啲息,整整下就唔加息住,之後就減息,情況相信維持1年,到時樓市就會明顯反彈……有時消息唔係真是要佢出咗來,而是預期會有,已經對樓市有好處。」

第二點是內地防疫措施作出根本性的改變,施永青認為,內地開始知道新冠病毒雖然傳播快,但殺傷力已降低,最終都會面對現實,以科學態度優化防疫措施,「唔使下下封城、封社區」,將穩經濟重要性放在防疫之上,內地防疫措施會陸續放寬。他估計,最快明年首季通關,慢則明年第二季,屆時內地遊客陸續來香港,兩地恢復交往。

最後,施永青認為,國家主席習近平於前國家主席江澤民追悼大會上提及繼承江澤民遺志,江澤民在任期間,其中是以發展中國經濟為重心,對經濟有利就做,發展是硬道理,加上昔日不少歷史事件的取態,例如美國轟炸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等等。如果中國是重返江澤民時代政策,中美之間磨擦會相對溫和,對本港地產有利。

資料來源:BossMind
原文鏈結:Link

【香港樓市】大摩料本港樓價明年次季見底、2023年反彈5% 將本港地產股評級連升兩級至「吸引」

2022年12月7日

內地放寬疫情防控政策,摩根士丹利認為,今年本港樓價累跌15%,為2008年以來最差,主要受到加息、人口減少、封關及經濟疲弱等因素拖累,預期樓市弱勢會持續多3至6個月。不過,該行指出,雖然減息及開關將是6個月以後的事情,但預計本港地產股價會開始反彈,因地產股估值較每股資產淨值(NAV)折讓約55%,故調高本港地產股行業評級,由「審慎」連升兩級至「吸引」。

中港通關是明年樓市主要催化劑
「明年本港樓價則會受惠於息口見頂及中港開關,預期新盤成交量將會反彈28%,二手成交也會反彈15%,樓價會於2023年第二季見底,全年上升5%,與市場普遍估計全年跌5%至15%意見有異。」

大摩指,中港通關是明年樓市主要催化劑,預期會即時帶動住宅及零售銷售,但寫字樓的復甦則相對緩慢。

現時大摩預計,中港將於明年第二季通關,將帶動明年零售銷售上升9%,但仍較2018年水平低21%,而零售租金增幅則會滯後。寫字樓方面,基於空置率高企及供應充裕,開關的利好效應相對緩慢及逐步,而且環球經濟衰退及在家工作也累及寫字樓需求。
現時本港地產股預測市帳率(P/B)僅0.4倍,為20年來最低。大摩估計,本港地產股明年可以跑贏恒指,催化劑包括減息、市場預期偏低、低基數(今年成交大跌40%)及負擔能力改善。

大摩偏好負債比率低及高息的發展商股,調高新地 (00016) 評級至「增持」,並列為首選,因新地是息口見頂及住宅樓市見底的最佳代替品(proxy),該行同時偏好長實 (01113) 及嘉里 (00683) 。

零售收租股方面,大摩鍾情於希慎 (00014) 及領展 (00823) ,兩者股息率均逾5厘。即使寫字樓收租股估值便宜,該行仍列為最不看好。

資料來源:經濟日報
原文鏈結:Link

渣打上調H按「封頂息」 經絡:每月供款及壓測要求驟增

2022年11月21日

渣打上調一二手物業的拆息按揭計劃(H按)鎖息上限,由P減2.5厘加至P減2.25厘,以該行P為5.625厘計算,實際鎖息調高至3.375厘。

經絡按揭轉介首席副總裁曹德明表示,回顧今年9月香港加息(最優惠利率P)前兩個月,多間銀行早已先後調升H按鎖息上限作為銀行加P的前奏。由於美國年內多次加息,市場亦料下月美聯儲加息0.5厘,港美息差將進一步擴闊。

今日香港一個月銀行同業拆息(HIBOR)報3.65厘,已連續21個工作日維持3厘以上水平,相信HIBOR短時間內將挑戰4厘水平。另外,銀行體系結餘反覆回落至約967億元,香港息口及銀行資金成本壓力驟增,香港按揭證券有限公司於日前已第八度上調定按計劃的息率,曹德明料,香港銀行將於下月再次上調P,幅度約0.25厘。因此銀行為確保利潤及因應資金成本而再度上調H按鎖息上限,並為利率上升再作準備,預期或有其他銀行跟隨。

上調H按「封頂息」 月供增680餘元
若以貸款額500萬元,供款30年為例,調整前,H按封頂息率為P-2.5%=3.125%(P=5.625%),每月供款為21,419元,壓力測試要求為45,374元。調整後,H按封頂息率為P-2.25%=3.375%(P=5.625%),每月供款將增686元或3.2%,至22,105元,壓力測試要求將增1,290元或2.8%,至46,664元。

曹德明續指,銀行增加H按封頂息率將影響新造客戶的壓力測試要求,入息要求亦相應提升,但金管局早前將壓力測試要求下調1厘,相信增加H按封頂息率0.25厘對新造客戶影響有限。雖然仍有大部份銀行暫未調升H按封頂息率,惟進入加息周期,建議打算置業人士「貨比三家」,於加息前把握機會揀選最合適的銀行,同時亦要根據自身負擔能力,量力而為入市。

至於星之谷行政總裁莊錦輝亦表示,拆息上升加大銀行的資金成本,惟H按按揭利率仍受到封頂息所限,港銀按揭業務利潤微薄,銀行需要因應實際情況主動出擊,估計其他銀行會陸續跟隨,但未必是即時,幅度也未必跟足。另外,他亦預期本地銀行將繼續漸進上調最優惠利率(P)。

他預期,過往大部分銀行保持相同定價的按息政策或不復再,銀行之間傾向視乎自身營運及風險策略而制定不同按息部署以確保利潤,因此,置業人士申請按揭時需要貨比三家,選擇最低息和最高回贈的銀行。上車或轉按人士需要趁其他銀行未調整按息政策,盡早提交按揭申請表鎖定較平的息口。

資料來源:HK01
原文鏈結:Link

上月中小企業務收益稍改善

2022年11月10日

【本報訊】中小企上月業務輕微回升,惟仍然偏淡。政府統計處發表今年10月中小型企業業務狀況按月統計調查結果,中小企業務收益的現時動向指數,從9月在收縮區域的43上升至10月的45.5,而11月的業務收益展望動向指數為47.4。政府形容,中小企10月整體營商氣氛略為改善。

零售批發飲食錄升幅

多個行業的業務收益現時動向指數雖低於50的分界線,但不少行業的指數在10月較9月上升,特別是零售業,從40.4上升至45.1、批發業則從40.9上升至43.8,而飲食業亦由44.9上升至47.6。不過地產業的動向指數微跌,由40.9降至40.6,物流業無升跌。進出口貿易業新定單的現時動向指數從9月的44.4上升至10月的47.2,而11月的新定單展望動向指數為46.3。

政府表示,10月中小企的整體營商氣氛略為改善,大部分受訪行業的現時動向指數均上升。不過,中小企對未來一個月業務情況的預期變得更為審慎,展望環球經濟前景惡化、金融狀況收緊將影響營商氣氛。

「中小型企業業務狀況按月統計調查」涵蓋就業人數少於50人的機構,統計處根據調查搜集得來的意見,編製動向指數,高於50表示業務情況普遍向好,低於50則表示情況恰恰相反。

資料來源:東方日報
原文鏈結:Link

金管局推出「商業數據通」 新世界發展加入 多間銀行均有參與

2022年10月24日

金管局今日(24日)正式推出「商業數據通」。新世界(0017)表示,已成為全港首間加入由「商業數據通」的發展商。

透過「商業數據通」,與集團有業務往來的公司、供應商及租戶等,其商業數據包括營業額、報價單等,將可在企業同意下與數據使用者(例如參與銀行)共享,讓銀行體系更有效發揮金融中介的作用,以協助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拓展業務及融資需要,同時推動香港金融科技發展。

作為全港首間加入「商業數據通」的發展商,集團可憑藉在香港以至粵港澳大灣區的龐大生態圈,如建築、零售、醫養、保險等範疇,為「商業數據通」提供更多商業數據源,使數據共享變得更安全有效且更具規模。

多間本地銀行均有參與

滙豐亦表示,透過金管局「商業數據通」平台,與香港商業信貸資料庫連接,加快及簡化中小企貸款審批流程,在金融科技領域上又創另一里程。

香港商業信貸資料庫為貸款機構提供企業信貸記錄,涵蓋全年營業額1億港元或以下的非上市中小企,以及所有獨資及合夥公司。滙豐將於十月底與香港商業信貸資料庫連接,經客戶同意後,直接透過「商業數據通」取得企業信貸記錄,並應用於金額1000萬港元以下的貸款申請,除了確保數據的準確性,過程更將採用自動化審核,以加快整個貸款流程。

中銀香港(2388)全力配合及支持金管局推出「商業數據通」項目,透過應用替代數據優化貸款審批,加大對中小企的支援。中銀香港工商金融部總經理謝小玲表示,中銀香港一直積極參與「商業數據通」的概念認證,並十分榮幸成為這項新世代金融數據基建的首批參與銀行。該行為首批成功通過「商業數據通」對接商業信貸資料庫的銀行,預計每年自動化查閱商業信貸資料逾萬筆,進一步提升貸款審批效率。

渣打香港表示,於過去半年夥拍香港貨品編碼協會及美國鄧白氏商業資料(香港)成功完成項目研究及試驗,在客戶授權下,透過「商業數據通」獲取客戶自身的商業數據,有助日後審批貸款。

渣打香港中小企業銀行主管董美怡指出,「商業數據通」的啟用是建立金融數據基建,促進普及金融的重要里程碑。在正式啟動後,可以安全有效地,由商業數據持有者獲得更及時和完整的客戶數據,讓銀行更了解客戶的業務狀況,全面地評估企業信貸風險及融資需要,令融資服務變得更加簡便。中小企業客戶亦可免卻過往需提交許多財務報告,才能取得銀行貸款的煩惱。渣打十分高興成為其中的參與者,透過金融科技貫徹以客為先的宗旨,支援中小企業客戶的需要。

恒生銀行(0011)與QFPay HK(錢方香港)攜手合作,透過金管局的數據基建「商業數據通」,以應用程式介面連接恒生及QFPay HK的數碼平台,讓恒生在企業同意下可安全地擷取企業的商業數據,簡化融資評估及批核流程,為超過1萬家中小企商戶進一步提供更簡便及時的融資服務,令QFPay HK商戶成為香港首批中小企受惠於「商業數據通」帶來的便利。

資料來源:HK01
原文鏈結:Link

×